Razer 推電動車? NIO x Razer ES6 配備 Chroma RGB 燈效至真!
Razer 一向花樣多多,最近又宣布與全球智能電動汽車製造商 NIO 啟動跨界合作。不過,大家唔好咁心急諗住會有部專為電競而設的電動車面世,因為今次合作純綷係融合 Razer 標誌性配色,變成 NIO x Razer ES6 暗夜探索者,並在中國市場正式登場,限量 88 台。
Razer 一向花樣多多,最近又宣布與全球智能電動汽車製造商 NIO 啟動跨界合作。不過,大家唔好咁心急諗住會有部專為電競而設的電動車面世,因為今次合作純綷係融合 Razer 標誌性配色,變成 NIO x Razer ES6 暗夜探索者,並在中國市場正式登場,限量 88 台。
近年 Dyson 的動作多多,由吸塵機以至風扇,及後再推出風筒,生產的產品愈來愈多,而在年半前,更開始提交了電動車的專利。最近其專利已由美國的專利局通過及發布,並在在新加坡成立研發生產基地,正式開始電動車的研究,相比其他電動車公司,的確相當遲起步,但相信以 dyson 的技術,不會像某串流電視品牌般搞到無錢用吧!
由 2017 年 9 月開始, Dyson 宣布已經著手研發電動車長達 3 年,並將投入 20 億英磅(約 20.42 億港元)研發電動車,並於 2021 年上市。該項目將憑借 Dyson 現有技術在固態電池、摩打、視覺系統、機械人、流體動力學和 HVAC 系統上進行開發。而隨着 Dyson 剛入駐重新修複的 Hullavington 機場飛機庫,現在宣布機場園區開發的下一階段工作。
近年汽車廠都主要推出電動車,雖然同汽油車的產量及使用量相比,仍有一段距離,但漸漸普及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新業界冒起之時,卻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舊電池的處理問題。而最近 Nissan 就諗到點樣可以處理這些電池,就是變成街燈,而且已經在曾受 311 地震影響的地方安裝,物盡其用。
對於不少人來說,都希望有個流動辦公室,不過要流動到什麼程度才能叫流動辦公室呢?最近有公司便將日產的電動車 e-NV200 ,改裝為 e-NV200 WORKSPACe ,即時想去邊工作,只要駕車去便可,更有齊辦公室坐椅、電腦枱及咖啡機。看似相當有吸引力,不過香港要停車熄匙,夏天坐在其中工作,會不會焗暈呢?
電動車發展可以話一日千里,最近有有大學研發的電動車,打破世界最快電動車紀錄。究竟有幾快?根據 Venturi 及俄亥俄州立大學會作的新機,便做出358mph(576km/h) 的最快紀錄,相比之前的 341.4mph(549.4km/h) 快 27km/h 。而團隊下一個目標,就是將電動車的速度提高至 400mph(644km/h) 。
提到速度快的純電動車,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 Tesla ,不過,原來現時最快又合法地可在街上行走的汽車,並非由這間廠推出。最近有一個英國記者,便將一部來自上世紀 70 年代的老爺車從新改裝成一部電動車,而且最強勁的是能夠提供 800bhp 馬力及 1200lb-ft 的扭力,是現時最快的電動車,它的名字叫 Flux Capacitor(即時與電影《回到未來》入面時光車的重要零件同名 )。
剛剛在月頭,在深圳灣口岸先發生一單「電動行李箱」傷人事件,搞到無咩人敢買,最近在 Indiegogo 竟然有差不多的產品推出。這個名為 Modobag 的電動行李車出現,開發商話比行走快 3 倍,而 15 分鐘即可充到八成電量。雖然開發商都產品已經符合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及聯邦航空局的要求,但安全性仍是最大問題,難道國內無人敢買先外銷?
由細個開始聽石油危機聽到大,環保能源的種類亦愈出愈多,但對石油的需求,仍然好大,其中雖然有電動車推出,但數來數去都只得一間做得起,其他廠最多玩混能車就算,有電動車都未必在香港出。不過,最近德國經濟部副部長提出一個新規定,想在 2030 年禁止燃油車出售,未知會不會帶來轉機?
早前Tesla於美國三藩市正式公布第三款電動車Model 3,新車性能當然拍得住Model S,而且新車只賣35,000美元(約27萬港紙),車迷難以抵擋的魅力。